中国传承名家数据库
新闻详情

优秀中医骨科医师--荣风军

2976
发表时间:2022-03-10 17:09

                       

微信图片_20211016230918.jpg

   

   专家介绍:荣风军,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771115日健康状况良好,专长:职业资料证书

        1.中医骨科医师    编号:16100016302318

       2.高级反射疗法师    编号:0746000000413267

       3.按摩师    编号:0826001023300122

      中医中药研究开发协会浊毒理事研究分会理事。 中国优秀民间中医。1994-1998年在山东青岛海军疗养院从事推拿正骨,取得优异成果奖一次,1999到2006年在山东威海从事个人养生推拿正骨并培训学员,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2001年2010年开展学习道家、佛家、中医特效快速诊断脊柱与疾病健康调理,运用手法快速愈合骨裂缝,快速愈合糖尿病手术创囗。久治不愈的伤口愈合取得良好效果。

                     

                           

微信图片_20200812132930.jpg

   

微信图片_20200812132843.jpg

                                                                                                 

                                                                                                           

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矫正骨髓筋歪等骨伤科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腕伤病诸候》指出,“卒然致损”而引起“血气隔绝,不能周荣”,通过按摩导引等法可以使气血恢复正常。正骨推拿手法一般可分为正骨手法与推拿手法两类。治疗骨折、脱位主要应用正骨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则主要应用推拿手法,而在临床上两者又往往相互配合使用。

据《新唐书。百官志》所载,唐代太医署按摩博士和按摩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损伤折跌者,正之”。历代不少医著记述了正骨推拿的许多方法,特别是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之“正骨推拿八法”可说是正骨推拿的基本手法。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各人的实践经验不同,对手法运用也不尽相同。

按摩正骨[操作方法]简述

     一以牵。接、卡。挤、分。旋,为正骨八法者,主要应用于关节脱位和骨折移位。

1,牵法又称“牵引法”理“拔伸法”。即骨干纵轴进行牵整复骨折和脱位的基本手法之一,四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常先用牵法。

2:按照骨折畸形情况,分为抵接法和折接法两种。“抵接法” 用双手分别握持骨折处的两端,两手拇指抵于骨折成角畸形的顶端。利用三点加压的原理。橱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而向相反。使成为畸形得以纠正。本法适用于轻度成角畸形的骨折整复。如应臂单纯骨折等。“折接法”(或 称“反折法" )是用双手握持骨折处两端,用力加大断端成角。使同一面的骨皮质紧密相靠。以夹角项点作为抵项支点,徐徐面稳妥地折回,使断端对合整复。本法可用于四长骨骨折方移位微有重叠。或成角畸形面分离者。一般情况下较为少用。

3,卡法:又称“卡压”或“卡"。用手指对合用力夹。适用于骨折后片游离。或骨分离。以及美节脱位之整复。

       4,挤法:是通过挤压而使移位对合。有挤压与纵向挤压两种,适用拿,指(或趾)骨折与脱位,以及四肢长管骨折的方移位而无重叠者,亦可用于骨骨折移位的壁复。

       5,分法:实际是从卡法和挤法有化来。利用两片列骨之间,借助于指力与物体加压,以保持骨间隙组织持续张力。对于并列的骨折以及多段骨折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

      6,旋法:回旋转动股体,用以轿正骨折两旋转畸形,即采用与旋转力“反其进面之”的手法达到整复之的,适用于四肢长管骨折面旋转畸形者。[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7,端法:端托肢体或端提陷之骨,以纠正前后位下陷之骨用。恢复原有位置。

   8,靠法:属于“夹博”范畴,既正骨手法的补,又有固定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法不是一个单一的手法。是卡。接。桥。旋等各种手法的综合应用。本法活用于纠正骨折的残余移位畸形。

     二,以手心会。离拽分骨,能转操正。交错捏合,推拉提按屈伸。抖图扣挤和理股筋为正骨八法者。适用于整复骨折和关节脱位

     三,正骨指拿疗法在治疗骨伤科疾方面具有重要的整复治疗作用1关节周围炎: 2.颈椎 椎骨错: 3.胸椎椎骨错等多方面。同时需注意对治疗,正骨维拿手法的操作要轻重得当,外柔内刚。稳妥连贯。要施法于外,受力在。做到“法之所施,使忠者不知其苦”。

                   

                       

cf92d257d09.png

微信图片_20211016230944.jpg

                   

微信图片_20211016210932.jpg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中国传承名家数据库观点和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