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承名家数据库
新闻详情

关于我国人口布局的科学思考——邹德海

243
发表时间:2022-07-09 12:35

1.jpg


                                    关于我国人口布局的科学思考

                                                          邹德海

摘要:国家人口布局即是指国家疆域内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基本国策和发展方略。文章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完成后的农村农业人口布局问题,国家西北部地区人口布局问题两个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应如何结合整体发展大环境,结合西部地区可承载人口能力及预见的变化要素等话时调熬人口布局,制定积极稳妥的实施原则、步骤、措施等,以实现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人口布局,工业化,区域化,西北部

    正文

    国家人口布局即是指国家疆域内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基本国策和发展方略。国家人口布局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国家面对新的历史发展需求或挑战时,则应根据发展与安全的需要,结合特定疆域内可承载人口能力及可预见的变化等要素,适时调整人口布局,制定积极稳妥的实施原则、步骤、措施等,以实现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人口布局与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强相关性,如实施边疆人口布局需优先考虑疆土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则服从和服务于安全需要;实施产业人口布局则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其他处干服从和服务的地位:实施农村农业人口布局,除确保农村农业正常发展需求外,还应考虑到非常情况时的发展安全问题。常见的人口布局有国家疆域人口布局、农村农业人口布局、城市人口布局、国家产业人口布局等等。

1.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完成后的农村农业人口布局问题。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传统农业大国,几十年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正在使农村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外流潮:大量年富力强者或只身进城务工或举家迁入城市;绝大多数青年人在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拓展城市规模将郊区农民变为市民。后时,工业化与城市化在吸收人口时的筛选机制使农村人口不仅数量锐减而且质量下降。若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在基本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全国农村农业方面必须保持的人口规模、人口质量要求及其存在形式等,是非常必要的。

布局未来农村农业人口规模,需考虑到两种情况:第一是正常情况下的发展和管理需要。主要包括: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口规模:农村可开发利用资源(如丘陵山地、荒漠、戈壁、江河湖海水域等)所需要的人口规模;农村生产型、公益型设施建设与管理所需要的人口规模: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如文化旅游等所需要的人口规模等。第二是非常情况时的应激需要。主要包括:一是若出现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低谷时,在农村提前布局一定规模既可进城务工亦可回乡务农的可流动人口乃有效绣冲应对之策;二是当国家遭遇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或战争等危机时,在广阔农村提前贮备一定规模的战略性资源(人口、设施设备与物资等)可充分发挥农村的安全基石效应。须知:我国乃超大规模人口大国,一日遭遇大的灾难,只能依靠我们自己。

根据上述因素,当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可能在一二十年内)时,如仅以届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侧算,全国农村农业人口需求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0%足矣。但必需考虑到非常情况时的发展安全,以及尚有少量留守的弱势群体等因素。因此,城乡人口的合理比例应不低于8:2的水平,即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上。按此比例,假设全国总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在14亿左右时,则农村人口保持在3亿左右规模是必要和安全的。这里所说的农村人口是指县城以下的乡()集镇人口和农村社区人口。但在具体实施中,各地则应根据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资源可开发利用需要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因时、因事、因需制宜的原则,切忌千篇一律。

保证农村人口质量是农村农业人口布局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影响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质量主要包括年龄、健康情况、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为实现较理想的未来农村人口质量,须尽快尽早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通过各个层面和各项管理落实到具体经营者和管理者。如:在实现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通过知识与技术培训,逐步使农业规模经营者都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专业水平;通过实施农业资源的规模化经营,推进并提高农业专业化和多元化运作的比例及管理水平,以此保证和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通过农村户籍管理及制定规模经营者资格条件等,吸引鼓励那些热爱农村、热爱家乡并且有经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士投身农村农业建设;通过税务优惠及市场管理简化等政策导向,大力发展农业资源性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以聚集农村农业人口规模、改变人口知识结构,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并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在上述一系列保证和提高未来农村农业人口质量的措施中,关键是实行农业资源的规模经营和优先发展农业地产品加工业两项措施,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保证农民收入水平的重中之重。这两项措施完全落实到位,未来农村农业人口质量便有了可靠保证。

人口存在形式有乡()集镇和农村社区两种乡()集镇是国家乡()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村社区则是乡镇范围内特定规模的资源特定数量的人口实行规模集中居住并完善服务的现代农村社会形态。农村社区实行村民自治管理,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社区不是单纯性的牛产型组织,是对散居多元的传统农业社会结松的改造提高,是现代农业社会结构形杰。

2.关于国家西北部地区人口布局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人口布局基本上以“胡焕庸线”(即从黑龙江省黑河一云南省腾冲后延伸至瑞丽间大约倾斜45度的地理直线)为界,大致呈东南密和西北稀的分布悬殊状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部有些地区人口虽然有所增加,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虹吸效应,使东南多西北少的基本格局仍没有太大改变。同时胡焕庸线还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两边地理及气候迥异。胡焕庸线还是我国民族分布及自然地理分界线

    中科院国情小组根据2000年资料统计分析: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GDP,而西北便古全国5682%的国土面积,只有全国6.23%的人口和43%GDP2018年经济发达的江苏省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8000万,加上常住外来人口己远超1亿。而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人口仅有2500多万。该区域虽有大量山地、丘陵、戈壁、沙漠等,但农林牧业可利用地面积仍达1028亿亩,后备耕地2.23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10%以上。在“三山”和“两盆周围还有77亿亩的优质牧场。再如内蒙古的阿拉善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25万。

2.1实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重要性

实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国几百年来历史表明:若远离中心区域的疆域人口长期过于稀少,不仅不能有效利用本地资源难以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而且长期发展缓慢还会影响民意向心力,为境外敌对势力提供机会,如新疆就屡屡遭致外部势力觊觎。若边疆长期无人驻守则更容易被他人侵占,南海有诸多岛礁被侵占就是深刻的例证。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快速提升,但面临的新挑战和历史使命也摆在面前。国内方面,胡焕庸线东南部与西北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地域性穷富差距加大,甚至呈离胡焕庸线愈远的地区,其差异愈大。国际关系方面,在我们的朋友日渐增多的同时,面临的地域政治环境也日渐严峻:依托沿海地区的海权战略面临的危机日益明显,不仅东出海上通道被敌对势力扼守控制,而且人口与经济密集区都在敌对势力威胁打击范围内,并且这种威胁非短期内可以改变。立足西域的陆权战略通达中西亚乃至欧洲地区,但地处“桥头堡”的新疆等地却浩瀚空旷,作为西进大后方的东中部地区又相距遥远,这种状况显然是人口与经济布局长期失衡所致。可见,对当前我国人口与经济布局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既是全面促进地区间发展平衡的需要,又是化解敌对势力从海上封锁威胁并顺利实施对外西出战略的需要

2.2实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实施条件基本成熟221西北部地区已俱备接纳较大规模人口的物质基础。通过几十年来西北部地区人民的勤劳奋斗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在昔日浩瀚无涯的荒漠戈辟上建成了多个粮棉油、畜产品基地和煤、油、气等能源基地,上世纪50年代建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我国戎边史谱书写了最浓厚精彩的篇章。

2.2.2我国征服自然的强大能力为人口向西北部布局提供了地利环境保障。随着改造生态环境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技术的提高,我国在改造环境、征服大自然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西北部地区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扩大人类宜居范围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有信息显示:己有多地区的年降雨量呈缓慢增加杰势,长期脆弱的生杰环境出现可喜变化

些较大规模的沙漠戈壁正在变成绿色。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西北部地区开发的战略需要,将藏水引入新疆和内蒙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等战略性工程乃势在必行,届时除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外,将惠及更多的缺水干早地区,西北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得到基本解决,西域江南将成为现实。

2.2.3西北部地区现况与东南部经济发展态势可行成优劣势互补效应。东南部的人、财、物等优势既是支持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后盾,目前多地经济膨涨所导致的瓶颈制约又需要西北部地区来疏解:如士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己无法满足本地经济扩张需求;人力成本及国内长途运费等持续挤压利润空间。

2.2.4改革开放的成果红利使国家拥有了调整人口布局所需的雄厚财力保障。

2.3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战略目标

人口向西北部布局是本世纪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战略举措。通过一定时期内持续大规模地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实现三个目标。

   2.3.1彻底改变西北部地区人口长期稀少格局,人口存载量达到基本合理水平。从实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开始,力争使胡焕庸线西北部地区人口每30年左右增加现有人口数一倍的目标。至本世未实现西北部地区人口达到全国人口的20%左右,其中新疆地区人口达1亿以上,成为我国新的人口与经济集中区域,并进而改变该地域人口的民族结构和宗教文化结构。

   2.3.2通过人口向西北部布局,有效合理地开发西北部地区资源,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彻底改变该地区经济长期落后状况,实现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乡镇及农村社区合理布局。

   2.3.3实现我国疆域范围内的战略力量合理分布,彻底改变东重西轻的局面,为对外实施西出战略夯实牢固基础,为全面化解国外敌对势力围堵乃至大规模军事对抗提供最大范围内的战略纵深。

根据西北部地区具体情况,除西藏、青海等高寒地区外,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地,都属于人口向西北部布局范畴,其中新疆与内蒙古西部为重点区域。

   2.4人口向西北部布局主要分布位置范围

   2.4.1依据调水及改造生态环境类工程项目布局。如前所述,西北部地区人迹稀少的成因是缺水而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水是改变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及人口向北部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藏水入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开发等调水及其一系列子工程是实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基础和关键,并贯穿贯于整个布局过程的始终。即使人口布局整体工作己经基本完成(可能在本世纪末)后,调水及改造生态类工程仍将永远进行下去。根据这一系列工程建设进度以及建后管理需要,陆续进入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及配套服务人员将会达到数百万之众,加之对戈壁荒漠类资源进行大规模生态环境改造,则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将达到数千万人。

2.4.2根据农林牧等产业发展需要布局。

   在水源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以科学论证为基础开展大规模资源开发改造,将使相当规模的农业备用地升级为农业用地,使戈壁荒漠转变为农林牧备用地或直接开发成农业用地。对于增加的农业用地和农业备用地,即便实行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劳作也需要投入大批量配套的劳动力队伍。初步估算:藏水入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开发等调水工程完全成功后,将使西北部增加农业用地数亿亩,届时需要投入劳动力人口达数千万以上,并使我国从此结束人多地少的历史。

    2.4.3以“人口+项目”形式布局。

   在人口向西北部布局中,以“人口+项目”将成为主要形式。首先是优先发展地域特色产业。西北部地域辽阔,地上地下资源均十分丰富,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己经开发利用的或将要开发利用的项目都需要投入大批劳动力。独特环境长育的种类众多、量大质优产品在走向国内外市场过程中,更需要大批劳动力。如新疆的棉花仅在每年收获季节,便会涌入上百万人的采棉大军。其他众多特色产品如燕麦、葡萄、番茄等,所需要的劳动力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别多元;二是发展外循环为主的产业。西北部地区位于进入中两亚和欧洲的前沿,是“一带一路”中外两地的集合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可以选择在西北部适当区域建立工业基地群,不仅相对集中本地域产业企业,同时开展广范持久地动员,组织国内相关产业企业以“人口+项目”的组合形式甚至成建制形式到西北部地区安营扎寨,最终实现产业内外五相配套的完备体系。

   2.4.4在现有城市的发育发展中布局。

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进而为工业经济兴起奠定基础。随着外地企业的涌入,该地域内的各级城市将进入发育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迅速扩大现有城市的物理规模,提升城市级别,使城市素质更趋向经济化而且强化了城市虹吸发展要素及汇集管理要素的功能,激发第三产业加速发育得更加多元。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亦趋步跟进,最终使城市更具活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或城市历来为创业者所追寻继清朝顺治(1653)开启的移民关外潮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孔雀东南飞”之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将会出现第三个移民西北部的大潮流,使西北部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并在人力资源方面显示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蓄集更多类型的劳动力人口的特点。据分析:在向西北部布局的人口中,80%左右人口将分布在各类城市中,其中第三产业人口应多于第二产业人口。

    2.5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组织实施

    2.5.1统一共识。

   实施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必须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一是开发利用好西北部地域资源,实现国家全面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向西进入中西亚和欧洲地区;三是化解敌对势力从东南部沿海封锁威胁、实现最大范围内的战略力量合理布局。

    必须认识到:现在开启的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并不完全雷同于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西迁。历史上的人口西迁以后,没有能力使人口西迁成果更加丰满。而现在人口向西北部布局,是基于国家东南部地区建设取得历史成就后的继续。在目的性上,历史上的人口西迁纯粹是“防守”边疆。而现在人口向西北部布局是为更好地“西进”而建设好“桥头堡”阵地;在行为主体上,历史上人口西迁都是国家行为,而这次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实行国家、地方、企业全方位参与。在内容方面上,历史上人口西迁仅限于“屯田戎边”,而这次人口向西北部布局是全面加速经济与社会发展。

    2.5.2实施方法

    在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实施中,必须举全国之力在人、物、财以及具体政策等方面实行国家统一协调。国家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人口向西北部布局工作,并在重点省和自治区设立相应办事机构,以协调所在地区域内的执行情况。在实施方式方法上不拒一格,提倡多样性和鼓励创新。可以进行省际对接合作、实行产业企业迁移、倡导民间呼朋弓类等不同形式:可以对人口密度大的省进行重点动员;可以借鉴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成建制地组织实施:可以通过建设地区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如深圳)发挥虹吸效应方式等。实行鼓励和奖励措施:对响应国家号召,个人或举家迁入的,可奖励落户资金,并对其子女教育等方面实施优惠;对企业迁移入驻的,可实行用地优惠和税务优惠。

      3.结语

    人口布局合理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适度聚集,可有效扩大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增进人口发展的公平机会,促进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有序,进而促进全国经济与社会的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工作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科学技术局



   专家介绍:邹德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畜牧师,江苏省滨海县科学技术局工作,现已退休。1975年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先后任技术员、股长、副乡长、乡长和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和副书记、局协理员等职。此间担任过中外合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同时担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世界杰出华人协会会员。受聘为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终生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和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

     邹德海一贯崇尚好学多知,力行务实求真,勇于攻关排难,努力探索创新,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先后发表过20多篇管理创新、经济研究和政治学术论文,荣获多项全国管理创新研究和学术成果奖。

   多家报刊陆续报道了邹德海事迹:

   200210月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等编著的《中国世纪专家》第四卷;20021224日《新华日报》以“村级规模改革设想有见解”为题作了报道;20033月人事部《中国专家大辞典》第14;2008年《大众科技报社》编著的《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人才苑》;《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年第1:《科技中国》20108月号;《中国科技财富杂》201011月上;2010218日“中国新闻社”发行的2011年全国两会特刊《中国新闻》:2012年被“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中国荣誉评估管理办公室”等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创新人才”:201671日《科技文摘报》:20172月《人民周刊:201810月《今日中国》1978-2018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特刊等。邹德海主要研究与创新成果如下:

1989年任滨海县北坍乡乡长期间,指导乡畜牧兽医站实行技术服务工作双向选择承包制(国内首次)。该双向选择法将长期以来由领导“分配”工作任务、“指派”服务对象的方法,改革为由服务者(技术人员)和服务对象(村委会与村民)按自主、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互相选择对方,并按双方权力、义务对等原则签定技术服务合同。让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使双方由过去常常互相抱怨、责怪变为互相配合,乡政府和善医站的领导也大大减少了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使畜牧业技术服务工作跳出了十多年来的交织矛盾与循环怪圈。实践证明:“双向选择法”与传统的“单项选择法”相比,明显具有更民主、公开、公正和易操作、效果好等优越性,

1989118日,邹德海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实施双项选择法的经验文章《完善承包责任制、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北坍乡畜牧业实行双向选择承包制》,该报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北坍乡经验的启示》。江苏省农林厅将这一经验行文推广至全省。同时,该“双向选择法”迅速成为了国内诸多领域与行业的管理范本,在管理机制创新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1994年在县多管局工作期间,鉴于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民依然没有富裕的现状。根据经验与思考,邹德海在《农业经济问题》杂志(199411、《江苏农村经济》杂志(199412)上发表了《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和《农村多种经营产业的科学发展》一文,并被编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等文献。文章提出发展多种经营产业应实行“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观点,从理论上解决了农村多种经营产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并对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虽十分显著,但多年累积的副效应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两者叠加组合使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了诸多结构性矛盾。农村工作举步维艰,发展难以再上台阶。为有效化解这一难题,19987月邹德海撰写了《村级规模改革设想》一文,9月被盐城市科技信息网采用,并于199933日在《农民日报》上发表。文章针对当时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矛盾,提出应该改革存在了多年的行政村规模。以扩大行政村的发展区域空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公益事业投资等成本效益。该文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关于行政村规模改革的理论文章,成为各地开展村级规模调整工作的指导文献。该报摘编刘坚成预言,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中国农村改革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文章发表后不久,沿海各省即陆续出现了行政村规模改革浪潮,并实际上形成了全国农村继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后的又一次重要改革。由于各地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与城市化发展的万动(即农村人口外流)效应,全压范围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大概需要10多年时间。若全国行政村规模调整结束,将使原有的行政村数量减少60%以上,并有效增强行政村的组织调控能力,扩大村级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届时,全国行政村级仅各种成本支出每年可减少数百亿元以上。同时,《村级规模改革设想》一文所的揭示的管理成本理论和行政区域规模发展空间理论,还开启了乡()一级及城市居委会、区等行政规模的区划调整。由于该文的重大社会价值,被评为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创新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

        199955日邹德海应约在《农民日报》上发表《科学指导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一文,文章着重从价值观层面上对农村中出现的党组织领导弱化、封建迷信及宗教活动泛滥、乃至宗族等恶势力参政等类问题阐述了意见。该文亦获得多项全国论文成果奖。

        20016月初邹德海根据对全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分析,建议县委县政府采用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快速突破的发展方略,摆脱本县工业经济长期徘徊的局面。即利用独特的海域优势,发展化工产业并建立经济园区,对污染企业实行“集中布局集中储污、集中治理、集中排放”的发展与治理并重方式,并为全国各地污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经验。该建议被县委县政府迅速采纳。至2013年底园区规模达三十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40多家,总投资100多亿元,园区实现总销售额190多亿元,税收1150亿元,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支柱,被国家化工部认定为全国最具投机价值的十大化工园区之一。

       2000-2001年在对农村科技管理期间,提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要实现标准化,为农业技术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奠定基础。并认真指导全县各乡镇按标准化细则组织实施,这一经验被盐城市科技局行文推广。

       2002年,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农业产业将面临“入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邹德海认为:应采取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这两项对策。并撰写了《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应对农业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一文,发表于《人文科学》杂志(20031)。文章对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民组织化的现状、意义、实现形式、发展依托及实施步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大胆地阐述。

     20041月,正值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方案,邹德海应约撰写了《借鉴市场规则,改革公务人员管理机制》一文,并于424日在中国管科院学术委员会学术成果交流会议上(哈尔滨)交流发言。文中的“借鉴需求法则,改革总量编制机制”、“引入竞争规则,改革选择海汰机制”、“采用系统分离规则,改革执行与监督机制”和“实行法制规则,改革人治化运作机制”等方面的论述,受到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

在全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发展方式与理想存在形态是什么?并如何与全国的大、中、小城市化格局溶为一体,相得益彰?这一问题,曾经使很多人迷茫。邹德海认为:我国农村发展最理想的也是必然的存在形态就是农村社区化。即是使农民规模住宅区内具备完善服务和管理的社会形态系统,并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农业劳作机械与自动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技术化等)有机配套组成农村农业现代化。因此,农村社区化就成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识。实施农村社区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拓展、整合和优化农村资源,实现“三农”整体效益最大化;进一步夯实农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基石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在应对各种外来挑战中的应激能力。农村社区化既是继承了我国农村改革成果,又是使农村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成果科学集成,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战略目标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应当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2005年邹德海撰写了《把社区化作为农村基本建设的永恒目标》一文,发表于《农民日报》(200557)和《国际学术交流》杂志(20057)。文章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基本建设现状,提出把社区化作为今后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文章对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战略价值作了详尽论述,并就实施条件、规划布局及规模、社区设计、推进措施与实施步骤等提出了可操作意见,为国家制定现阶段农村改革目标和新农村建設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在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化建设试点正陆续呈现在世人面前。当前全国农村发展态势表明:农村社区化建设已经开启了我国农村的又一轮重大改革。

           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地域政治环境也日趋严峻,国际间的利益国家集团对抗局面已呈难以避免之势迫面压来。而在国内,几十年改革开放虽然成果巨大,但也拉大了地区间发展差距,农村中的优质生产力无序外流正在吞蚀削弱发展潜力。为了综合应对这一系列挑战,邹德海撰写了《我国人口布局的思考与建议》一文,发表于《中国高新科技》2021年第2期。文章一是对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的农村农业人口布局问题提出了总量设置及质量保证措施:二是向胡焕庸线西北部相关地区实施规模化人口布局,并以“人口+项目”为作为主要布局形式。从而实现对内促进地域间发展平衡,对外为国家实施陆权西出战略提供布局合理而牢固的战略纵深。文中对人口向西北部布局的重要意义、布局的基本条件、布局的战略目标、主要布局范围、布局形式及布局的组织实施等均进行了详尽阐述。

同时,邹德海还撰写了《新时期怎样调动部下的积极性》、《略论新时期对部下的选择》、《选择人才领导之要务》等政治学术文章,在《行政杂志》(925.6)、《江苏组织工作》(91)、《领导科学报》(95617)和《中国软科学》(19957)等刊物上发表。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中国传承名家数据库观点和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